近日,达安基因完成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等人员的选举或聘任,高层大换血引来IVD界的一波关注。其原创始团队和高管人员全部离开,由控股股东广州金控全盘接手,新董事长为韦典含,总经理为陈宏威,包括非独立董事朱琬瑜,副总经理、非独立董事黄志征三人同样拥有广州金控背景。等等这些公司关键岗位均是广州金控人。 其中仅非独立董事、副总经理梁志坤是董事会唯一具有体外诊断背景的技术人员,曾任达安基因体外诊断研发平台总监。如今这个大变动事实上早有痕迹,2022年达安掌舵者任满后即离任,其后总经理也宣布因个人原因于当年度辞职。到2025年今年实际上是做一次收尾罢了。2024年达安基因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至9.252亿,亏损面急速大幅扩大,已到了不得不大力改革的地步。自2020年正式确立广州金控的控股地位,2022年达安基因体外诊断研发平台总监之后,达安基因逐步适应调整,将不利影响出清,就待塑造一个新面貌。 2024年是信用减值损失大幅计提的一天,约有4亿的损失已占据了亏损额度的一半,投资收益损失也有2.5亿,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50.47%降至37.55%,确实十分忧虑。如今通过换血,我们也期待有新的希望出现,重新崛起。 横在面前的困难 作为国产分子诊断第一股的达安基因,在IVD未来赛道上至少先占了先机,即使目前情况欠佳,但并非没有机会。自2020年中山大学转给交给广州金控之后,这家和过去告别的分子诊断正规军将迎来自己的新生。 当前集采、同质化竞争的环境确实对达安基因不利。2020年至2022年,达安基因营收达53.41亿元,再升至76.64亿元,再至120.46亿元,净利润也随之大幅增长,分别为24.5亿元、36.18亿元和54.28亿元。表面上是翻越了,结束此前起起落落的局面。但截至2024年应收账款还有12.55亿,而2022年更是40.84亿的高位数。 不仅如此,随后的2023-2025年业绩表现说明了达安基因的脆弱性,2023年至2024年,达安基因分别实现营收11.81亿和8.53亿,扣净利润0.72亿元和-9.39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69亿元,归母净利润5292万元,有进一步下滑的态势。 由此可见尽管其在肝炎、肿瘤、心血管、呼吸道等多个赛道有所布局,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弱,无法拥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后疫情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个严峻的问题,不过可以见到其研发仍坚持2亿元的投入显现出继续搏杀的努力。其目前构建的核酸诊断技术平台、测序诊断技术平台、生物芯片技术平台等多种平台并行发展的体系,并多次承担国家级的研究课题,仍有推出竞争力产品的潜力。 全诊断产品集群是基本尊严,也是最后的希望。 荆棘密布,仍有曙光 广州金控的“全盘接手”标志着达安基因一个时代的终结,2024年似乎是一个标志,将主要影响在这一年全部出清,为的是迎接一个清爽明朗的新时代。 高额应收涨、低竞争力资产、股价低迷,国资背景迅速融入IVD行业文化等等,均是荆棘密布,十分考验新管理团队。根据报告,主体思想仍是做大做强 PCR 及分子诊断技术、产品和市场领域,积极发展免疫、生化、分析仪器等全诊断技术平台,聚焦临床、公共卫生、检验检疫、生命健康相关领域等全场景的应用。 不仅是全诊断产品体系,还打造核心原料——诊断试剂——耗材——专业设备一体化的产品管线,也许是过去长期积累的基础,让达安基因不得不继续坚持,夹在放弃和突破之间确实很难抉择。只是战线扩得太长,是否能聚焦,还有一个疑问,这边不做评论。 不过,不断丰富和发展分子诊断产品的核心优势,使得技术优势保持国内一流、并具有世界水平的领先地位。坚持三高产品(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优化产品组合。以及重点关注 DeepSeek 等 AI 技术在生物信息学、疾病的诊断与防控、精准医学等诸多领域的结合和应用。实现核心原料和关键工艺实现的突破。 等等 这些倒是正事,就看资源和精力是否足够来达成这些目标。在营销上,发挥总部——省域——县域三级运营支持系统;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模式,不断提升海外知名度,尤其是海外市场的努力必须是长期工作。 应当说,达安基因的产业化和科研能力仍在,这也是最大的希望,最有可能重新恢复荣光时刻的着力点。目前其产品储备丰富,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七百多项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拥有上百项发明专利,可选择性强,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有可能经过更迭后,迸发出新的竞争力产品。 写在最后 新变动意味着新希望,作为一家老牌IVD企业,从名校到社会,已走过不凡的日子,在新时代,广州金控接过这根沉重的接力棒,究竟会取得怎样的成绩我们拭目以待。 在集采“横行”、同质化严重、内卷常态的国内外环境中,这个挑战是十分大的,好在其有一定的底蕴,机遇空间也同样不少,研发投入持续,有技术平台和产品储备,聚焦分子诊断等领域,并且发展全诊断产品体系,探索 AI 技术应用,拓展海外市场,有望凭借科研和产品储备重新崛起,其成绩仍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1.年报、公告,研报资讯 2.达安基因董事会大换血,控股股东广州金控全盘接手,界面新闻,2025 3.多项规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核酸业务相关企业债务困境迎来曙光,华夏时报,2025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