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很多时候就是能力到了,就这么做了,跟宏大叙事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前两年达利特领班总喜欢说低端产业转移到国外,比如越南、孟加拉国、印度这些国家,我从一开始就不信的。
众所周知,无锡是靠传统低端制造业起家的,10年开始产业升级转型(主要压力是治理太湖蓝藻),所以钢铁、纺织、化工这些高污染产业面临巨大淘汰压力。
加上人口红利变化,以及中西部制造业慢慢起来,现在外出打工的,都是往杭州、深圳这些互联网和新兴产业基因强大城市跑,江苏实在是没啥吸引力。
如果你理解了我上面的叙事,应该很容易就推导出一条逻辑,无锡钢铁、纺织、化工这些产业是没啥发展潜力了,会逐渐向外转移,甚至转移到国外工资低的地方。但实际上无锡这些年只有化工是真正转移出去了,钢铁、纺织产业依旧是重要支柱产业。
先分析化工产业比重降低逻辑,其实和产业转移关系不大,更准确的说法是产业淘汰,即竞争不过其他城市的化工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这里面无锡地方政府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不扶持不审批了。化工产业是重工业,投资非常大,污染又严重,因此只要卡资金和审批手续,10年之前建起来的中小规模化工厂就无法和宁波石化产业基地那些占地几十平方公里的化工厂竞争。

去年在海外爆火的宁波石化产业基地,被称赞跟一座城市一样,无锡那些化工厂压根无法和如此规模的巨型工厂竞争
那钢铁和纺织产业为什么能留下呢?
钢铁其实也已经被淘汰了。比如江阴华西村,为啥衰落,根本原因就是中型钢铁厂无法和唐山那种巨型钢铁厂竞争。大家看到的华西村搞金融搞摩天大厦亏损,一步步走进困境。本质是钢铁厂利润下滑,华西村自救迫不得已为之,属于自救失败案例。
但钢铁不仅仅有传统钢材,还有特种钢材,这属于高技术产业,无锡留下的也是这种钢铁企业,比如中信泰富,就是做特种钢材的,现在是全球头部特种钢企业。
纺织业则走的另一条路线,即无人化智能化,海澜之家江阴工厂曾经招纺织工几万人,现在随着灯塔工厂建成,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工人。其在江阴的样板工厂,也是国内首批纺织业灯塔工厂,现在在监控室坐办公桌上班的工人,可以管理原来几十上百个纺织工操作的机器。如此生产效率提升,用工数减少,也能给得起更高工资,产业转移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对于孟加拉国、印度那些等着中国人工成本上升,可以利用本国人口红利超车的国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噩耗,但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现状。
论重工业,化工、传统钢铁等产业,咱们有大手笔投资,可以建设巨型工厂,走规模化路线,国外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这样的制造业大手笔;
论高技术,中国特种钢材、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很多产业技术蓝星第一,你只能从中国进口,自然也没有向外转移的道理;
论高人力,纺织业、造船业等产业,已经乘上5G+AI+机器人这波快车,对于江苏这种人口老龄化+人口吸引力差的地区,这波无人化智能化改革刚刚好,也不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失业问题。
所以一切就是水到渠成,能力到了就这么做了,每一个做制造业的人,都没有考虑要去抢外国人饭碗,要用国产替代保障国内产业安全,他们就是从各自角度,找到产业发展问题并且解决了,然后工厂和企业就留下来了。
至于外国为啥竞争不过中国,我觉得是体制问题吧?如果体制没问题,那就是人种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