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单纯从看病人数量来讲,我们绝对是碾压性的。我们做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时每天看120个病人,美国每天看30个病人就不错了。到我们医院的就诊大厅内人来人往,人山人海,简直是世界上最拥挤最繁华的地方。而美国的大医院,我在旧金山时,那些大医院里静悄悄,环境很好,就是看不到病人。
美国的医疗确实有过人之处,就拿我们皮肤科来说,他们确实各项工作都做的很仔细,就是把每一个细节都搞得很清楚。
皮肤病本身很多少见病,每周讲一次大课,讨论疑难病例,就是把病人安置在病房里,这个病房大概5-8平米,只有一张小检查床,这个病人的所有病史,检查结果全写在上边,我们所有来参加讨论的人都能看到,很多病我都认识,但他们做的更仔细。
然后大家看完之后开始讲课环节,请来全市最优秀的专家讲各个疾病的进展,比如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血管瘤的治疗进展。然后进行临床病例讨论,一个管床医生把前面我们大家都看过的病人的详细资料,包括临床、病理、影像及实验室检查全通过幻灯片展示给所有人员看,看完之后大家集体讨论诊断及治疗方案。每个人都可以发言。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个病人表现为持续不退的风团样皮疹,抗组胺药无效,小剂量激素也没有用。组织病理极有特殊性。我当时站起来说这个病人可以试用一下氨苯砜,我认为这种药物应该有效。
其实,我们科也是这种讨论流程,大体上是一样的。但我们因为每周需要讨论的病人太多了,细节上就要粗糙的多,甚至找不到专门讨论的场地。有些他们能做的我们还做不起来,比如测序这些工作也刚进入中国。
也就是说,论数量,我们过的桥比他们走的路多,但真正深入及前沿性质的美国还是要领先一筹。甚至他们临床上发现了什么会立刻到实验室去做一些基础的出来。
他们的人种多样性也是某些研究可以深入其中之一。比如美国有各色人种,就有人研究黑白人为何免疫功能存在差异,为何黑白人连移植排斥反应都不一样,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都是可以与临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再深入一点,不就可以揭示移植排斥反应的真相了。
他们更易在一个方向上非常深入,而且设计精巧。一个是各方面基础设施完善,官理也很完善。
我们都说美国人看病难,我也算见识了他们的各种看病风格。
教我做实验是个25岁的华裔,他天天腰背疼痛,他们的社区医生天天让他做物理锻炼,就象国内理疗这种,好几个月也没用。我看了好几次,这么年轻就有腰腿疼显然不对,最后决定过问一下,我问了他几句,就告诉他,他是强直性脊柱炎,应该立即看风湿科医生。他上网一查确实应该是这病。
我的房东是个78岁的华桥,她经常心梗心衰,打急救电话,美国医生行动迅速,很快就把她送到医院了。美国人平时磨磨蹭蹭,急救时一点不含糊。我房东心梗几次都没有死掉。
美国医学家在细节上做的确实胜过我们,是有我们中国医生该学习的地方。
当然我们也在不断的进步,基础设施再好一些,我们也可以步子更大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