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简单理解,可分为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
客观时间,也称物理时间、钟表时间,是由日历和钟表来衡量的,比如现在时间是“2020年1月28日14:16:22”。它最初用来描述天体的周期性运动,是均匀流逝、可以预知、但不可更改的。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比如工作协作、聚餐约会等等,都要用到客观时间。
主观时间,也称心理时间、事件时间。是我们个人对时间的独特感觉,通常和该时间内发生事件的心理体验相关。主观时间可以用言语描述,但难以统一量化。同样长的一段时间,有人(有时)觉得过得很快,有人(有时)觉得过得慢。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对时间的主观体验称为当前主观时间(PCT)。事件发生后、回忆中的时间体验,则称为生活主观时间(PLT)。

~~~~~~~~~ 举个栗子 ~~~~~~~~~
A和B参团旅游。导游宣布行程安排(客观时间)。
旅行团出发后,坐汽车30分钟(客观时间)到达景区。A晕车难受,觉得车程十分漫长,以为坐了1小时(主观时间);B打盹睡觉,一觉醒来以为才过了10分钟(主观时间)。
导游安排景区游玩时间为1小时(客观时间)。
A兴致勃勃,左看右看,流连忘返,拍了不少满意的照片,出来后以为自己玩了2小时(当前主观时间)。B觉得景色一般,甚至还不如其他景点,于是随便拍了几张照片,快步走到汇合处,结果等了很长时间人才到齐,B也以为总共花了2小时(当前主观时间)。
一年之后,当A回忆起这个景点时,认为自己在里面花了2小时(生活主观时间),B对这个景点已经没啥印象,认为只呆了10分钟(生活主观时间)。
~~~~~~~~~ 进阶理解 ~~~~~~~~~
哲学上对时间的理解,大致分为三类理论(注1):
实在论(Realism):时空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事件的隐含序列。即使没有事件发生,时间也缓慢流逝着。代表人物有牛顿、爱因斯坦等。
关系论(Relationism):时间是抽象概念,表示事件发生先后的时序关系,属于数理范畴。如果没有任何运动和变化发生,时间就不存在。持这一观点的有柏拉图(注2)、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等。~~ 许多知友的答案,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回答的。
理念论(Idealism):时间是纯粹主观的,是个人体验,时间靠个人把握,可作为意义获得。时间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或者不可知,或者无须关心。持这一观点的有奥古斯丁、康德、伯格森以及诸多现象学家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等。
注1:与前文对应,实在论和关系论属于客观时间理解,理念论相当于主观时间理解。
注2:也有人把柏拉图归入实在论,各有其道理吧,此处不展开讨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