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87|回复: 5

[分享] 在科研上,有没有工业界领先于学术界的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这里的“领先”应该这样理解,两者都在做某一方向上的研究,做出更出色的结果则被视为领先。
题主意在探讨工业界与学术界的经费来源、研究目的、以及工作氛围的差异对科研的影响。

注:这里是根据研究经费来源划分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工业界的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例如IBM研究院、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学术界的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税收、高校学费、捐款,例如大学的研究机构、公立研究所。
另:随着某些企业越来越财大气粗,它们是否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基础领域的研究上?(基础领域的研究是指不能立刻转化为经济利益的研究)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79954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情况:
学术界完成0到1,工业界完成1到10。
实际情况:
工业界完成了0到10,学术界还在1到2。
但是大家有时候都是各玩各的。
学术界不知道工业界有多牛,工业界不知道学术界有多烂。讲起来也是鸡同鸭讲。
学术界这套屎上雕花的本事确实也能唬住人。多半人家也懒得去弄懂这里面的门道。
对于工业界来说,不能说学术界做的一点用没有。对于顶尖做到10的工业界,基本可以无视或吊打学术界。对于刚起步的工业界,论文还是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学科我不敢说,但在计算机图形学这个学科上,一直一来就是工业界吊打学术界。
当然此处的工业界仅仅指皮克斯 工业光魔 迪斯尼 维塔 英伟达 epic games adobe autodesk sidefx这样的企业。
究其原因,因为计算机图形学压根就是应用学科。它的一切都是以应用和好用作为出发点和唯一目的的,学术界多少都得带着些浪漫主义思考,容易不切实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行业不懂。我们雷达这个圈儿,其实挺难划分工业界和学术界。
科学院和各大研究所吧,也要带学生申纵向发论文评院士。
各大高校吧,也能做型号系统子系统的总体。比如某个型号的某个模块可能就是某个大学做的。
但是总的来说吧,如果让科学院和研究所vs高校,那肯定是大学被全方位吊打的。
传统工科还是要堆人力,讲大兵团作战。高校的体制天生就搞不了这个。一个老师带着仨俩博士,恕我直言,毛都干不了。别说写文章了,做实验都没法做,最后出来的都是看着fancy的一堆水。国内有战斗力的高校,也都是采取了类似研究所的大兵团组织结构,都有几十上百人的大团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界领先学术界最明显的例子是AT&T下属的贝尔实验室,诞生了两个图灵奖,8个诺贝尔奖,以及更加伟大的香农信息论。其原创成果之丰富,除了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这样的老牌巨无霸,学术界完全找不出对手。可惜的是,随着1996年朗讯从AT&T中被拆分出去,贝尔实验室也被一分为二,后又经历朗讯经营不善被阿尔卡特收购被进一步拆分,和巅峰时期相比,目前已几近凋零。
工业界在原创性研究方面无法胜过学术界的主要原因无非两个字——逐利,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导致在长远利益方面投入不足,最终难以产出原创性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材料学或者偏应用的化学领域,国内的工业界确实远远被学术界甩在后面,一般高校教授想要在土老板面前刷尊严感时,就会甩一大堆专业名词和表征设备,然后再堆砌一堆表征图谱,就完事儿了。
但是,在我研究生第二年偶然以客户身份参观过某外企的实验室后,我就觉得,应该至少在实用领域,高校是远远被甩在后面。
比如说工业界最常见的合成树脂领域,不管是聚氨酯,环氧还是各种聚酯,高校是很少研究的,他们一般会用我们不搞这些过时的,没什么可搞得领域为借口,去一直追热点。
事实上,当企业家拿着真金白银,找到这些教授后,教授往往会发动各个研究生,穷全组之力,几年也不会有啥效果。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以前的回答里说,现在的检测技术,想要破解一款国外化工产品的成分几乎不可能即使是有机小分子的产品,也足以让一个硕士生当一个硕士课题做三年也不一定能分析出来。

就是因为,在这种盈利前景可观且持续的领域,技术都是以自己保密的方式在保密,既不会申请专利,更不会发文章,这就是为什么,虽然这个技术几十年前就有了,但是国内至今仍然做不来的原因。
再加上即使做出一个这样的技术也不能发文章,所以,这种惯性持续多年后就造成了国内科研界基本不碰和应用相关的课题的潜规则。
一方面是实在做不出来,更重要的是干高大上的东西更容易发文章和忽悠土豪老板,维持自己做不出实用产品的尊严。
写到这,有人会说我信口开河,随便诋毁,讲话要讲证据的。
证据?还真不用我亲自去提供,你们搜索一下工业界被国外垄断的产品领域的论文,你会发现,你可供参考的除了大多数灌水的中文文章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国内的硕士论文,其中也不乏985名校的硕士论文,你打开仔细研究一下,他做的产品的最终的结果,往往连国外同类型产品合格的标准都达不到。
一般每一个这种题目的硕士论文背后都有一个做产品的硕士的一把辛酸泪,最后什么有用的数据和产品也没做出来,可是要毕业,不得不痛苦构思论文,最后就来了这么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相关的硕士论文。
实际上这些内容放到国外产品研发部门,他们若能看懂中文的话,肯定会重重地甩一句:              Interesting!But not 一颗赛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