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杂侃天下 查看内容

IVD行业“狗都不投”?上市公司到底想并购什么样的公司?

2025-8-25 16:30|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130| 评论: 0|来源: 悉见Alpha

摘要: 2025年已过半,上市公司财报陆续披露。
作者:观自在的悉达多


2025年已过半,上市公司财报陆续披露。港股创新药告别过去两年的低迷,年内走势显著回暖。与之对照,疫情后的体外诊断与生物技术行业在集采深化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下震荡加剧,裁员与亏损频现,但我们也看到了国内企业之间并购与投资事件也逐渐活跃。
我们梳理了截至2025年8月15日为止的,国内公司(包括A股和港股)发生10起公布的收购或资产类整合事件,其中圣湘生物无论从事件数量(2起)还是对价金额(5-10亿)都处在最为活跃的企业。
Highlight 
发生的并购是“小体量、多样式”的补链今年落地的交易以分子病理/NGS/FISH、ICL/第三方实验室、上游原料/工具为主,典型动作是分步控股、里程碑/对价股、JV、买断少数股东、资产处置。
金额较小:明确披露且折算为人民币后,出现1 笔 ¥5–10亿(诊疗一体化布局)、1 笔 ¥1–5亿(分子病理/FISH 首期)、2 笔 <¥1亿(血球POCT、小比例上游入股);其余为未披露或外币对价。
ICL重回整合:港股 ICL 出手积极(对价股+现金+里程碑/内部资产整合),A股龙头目前更多停留在“战略协作、经营优化”,并购节奏相对克制。
上游原料的战略地位抬升:合资与小额入股频出,显性目标是降本、保障供给与可复制的出海通道。
代表性交易速览

透景生命收购武汉康录生物分三步控股至 82%,首期对价约 ¥2.9亿,透景通过收购来进入FISH领域。目前国内FISH领域头部企业包括安必平和康录生物,而后者的收并购更加容易,并且老板也有出售的意愿。
圣湘生物以约¥8.075亿全资收购中山海济把“诊疗一体化”进一步落到实处,打通药物与诊断的接口、强化院内场景渗透;同时以¥7,560万收购红岸基元54%股权,切入血液学POCT这一刚需品类,提升在急诊与基层的耗材复购与覆盖。
九安医疗将 iHealth 的持股从80%提升至100%,统一北美渠道与品牌管理、减少少数股东层面的摩擦,并让并表口径更清晰。
艾迪康控股以“对价股+现金+里程碑”拿下元德维康/元德友勤100%股权把“产品(血液病诊断试剂)+服务(医学检验所)”装入同一体系,在专科检测上做深做厚,并通过股权对价与里程碑把核心团队与业绩绑定。
康圣环球通过发行对价股份完成境内外目标资产合并,将资源并入统一治理框架,做大区域网络并平滑现金流。
上游端,菲鹏生物与阿拉丁完成合资公司登记,贴近关键原料(酶/抗体)的产能与工艺、叠加平台化渠道,有望在成本与交付稳定性上形成长板;阿拉丁亦以¥4,117万入股雅酶生物25%,以小比例股权锁定核心酶制剂的长期供给。
迈克生物处置山东迈克51%股权,属于经营重心回收与资产轻装,收缩边际业务、将资源投向更高附加值的主线。
目前的收并购热点集中在三条线——分子病理/NGS/FISH(卡位高附加值、与免疫/分子平台可协同)、ICL/第三方实验室(渠道与专科能力整合)、上游原料/工具(保障成本与供应安全)。
金额结构以中位与小额并购为主,1–5亿和<1亿的外延最活跃;5–10亿多为平台型或诊疗一体化方向的“单笔大票”。分步控股/对价股+现金/买断少数股东/JV/资产处置并行,体现买方对现金流与整合节奏的精细化管理。
A 股以收购控股、小额入股与处置为主;港股以对价股+现金的并表整合更常见,便于“轻现金推动重整合”。
从条款与结构也可以看出,这些收购“谨慎”的态度,比如进行分步控股+对赌/里程碑,从而降低一次性现金压力,同时用注册节点/产品达产/营收目标做对赌锚点(注意口径与审计可执行性)。
对企业与投资者的可执行建议
买方企业(IVD/ICL/工具)
今年的关键词是“补链条、补盈利、补出海证照”。
优先评估能与存量平台形成毛利叠加的标的(分子病理/FISH、小而美 POCT 线、关键酶/抗体、培养基等)。重要的是通过收并购来加速获得企业看好的赛道的全部能力,包括产品,技术甚至渠道。而交易结构建议优先考虑分步+里程碑,把现金与真实业绩相匹配;同步规划整合 6–12 个月路线图(注册、产线、渠道、质量体系)。
被并购方/标的
一般是小而美,或者深耕某一细分赛道的“隐形”知名企业,财务短期由于大环境会陷入一定困境,但经营状况不至于太过于糟糕,拥有比较强的技术能力或者医疗器械或者相关注册证(NMPA/CE/IVDR/FDA)与质量体系,少数对企业降低成本,未来出海等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投资者(一级/二级)
目前IVD领域还处于投资空档,“狗都不投”的状态中,并且这种情绪还没有见到好转。
在大A股市开启新高之际,市场上几只医疗器械ETF,医疗设备ETF,出现小幅度回暖(年度10%左右涨幅)。不像生物医药领域今年出现强有力的催化剂,海外BD项目在体外诊断、生物技术领域对于国内企业大的标的并购,依然没有看到曙光或苗头,这是一个高壁垒的行业,但是深入进去也是遍地鸡毛,并且受到较强监管。
希望大家重点关注“能全球卖、不易被集采碾压”的赛道与上游,可以持续跟踪公告中的对价结构、对赌条款、并表时点,这是估值与业绩兑现的关键。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