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华大智造日前开展投资者交流活动。以下是部分投资者问答: 问:2025 年一季度收入为何出现同比下滑?是季节波动还是行业竞争压力加大导至?公司最新的在手订单规模以及大致组成是怎样的? 答: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下滑,主要是受到来自季节波动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双重压力。自不可靠实体清单出台后,公司在积极拓展并帮助客户进行平台替换,重要的是公司并不只是给客户提供一个平价替换的产品,而是提供品质更好、更完整、更可靠全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此期间,客户端也展现了对公司的支持,但相关订单尚未在一季度执行或落地,叠加一季度公司仍然受到海外地缘政治环境以及部分区域科研经费缩减(如美国区域面临 NIH 经费削减或停止发放、亚太区部分大型项目面临停滞或暂缓)的影响,导至原有的部分订单执行放缓所致。但公司坚信随着后续业务机会推进,平台替换所带来的订单将会在今年二季度开始逐步体现在收入端。 对于在手订单而言,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为7.4亿元,其中,来自中国区的订单金额为5亿元,在整体在手订单中占比67%;海外订单2.4亿元,占比33%。 从业务线维度来看,基因测序仪业务的在手订单金额为6亿元,占比81%;同时,公司也可以看到来自实验室自动化以及新业务的产品需求在增加,两者在手订单金额约1.5亿元。 问:公司 2024 年第四季度收入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但盈利水平似乎未看到明显改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拉升利润水平的逻辑是否仍然适用?可能从哪些方面实现这种规模化效应? 答:2024 年第四季度收入提升,但依然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为进一步抢占市场,公司在年末进行促销活动,产品的平均售价有所下降;同时,毛利率较低的新业务占比提升导至第四季度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其次,公司于 2024 年年末对费用进行了计提导至费用有所上升;最后,基于谨慎性原则在2024 年年末计提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约 1 亿元。考虑到上述情况大多是一次性影响因素,故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拉升利润水平的逻辑依然是适用的。未来随着公司规模效应不断加大,这无疑会给采购成本和利润带来显著利好。未来公司计划从集中采购、招标采购、区域化采购等方面着手。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优化采购流程、降低成本,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问:公司对 2025 年三费投入有何规划?公司对实现整体盈亏平衡的节点是否有预期? 答:公司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预计 2025 年费用率将实现显著降低。 第一,公司将持续加强预算全过程管理,事前通过合理规划控制非必要支出,事中通过收入滚动预测动态匹配费用额度并进行持续跟踪,从而实现期间费用与收入动态均衡,事后将会定期回顾费用使用效率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第二,公司将以团队稳定性为前提,结合人力成本与经营业绩,同步优化组织架构与流程,并提高人员匹配度以及人均效能,共同推动公司实现降本增效; 第三,公司将结合行业趋势与技术发展方向,对研发项目进行系统性评估与优先级排序,将研发费用更多地配置在需求明确、技术路径成熟的核心产品管线,提高研发效率以及产品市场化效率。 |